初心不忘 使命召唤 奋力拼搏 唯有图强——金鸡峡水库坝址勘探平硐项目微党课

文章来源:工程局公司
阅读:5174次
发布日期:2021-06-09
分享网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热烈欢迎大家来到工程局公司承建的金鸡峡水库坝址勘探平硐项目施工现场,目前施工现场紧锣密鼓地进行,各个作业点全面开花,全体人员干劲十足,工程正在热火朝天的有序推进中。

一、工程概况及意义

金鸡峡是芦山县四峡之一,峡长约6公里,峡中峰天相接,水回峰映,四季翠黛,清幽胜似巫峡。玉溪河引水工程大坝横亘峡中,穿正西山引水隧洞东去,截去玉溪河年均流量78.8%。峡口雄踞古青龙关隘,关门依山傍水,城堞犹存。

金鸡峡水库是“引大济岷”项目囤蓄水库之一,坝址勘探平硐共计6个,各平硐设计长约200m,隧洞断面为2m×2m的矩形平硐。“引大济岷”工程已纳入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和省政府批复的《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工程是四川省构建完善“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网络的重要一横,是统筹解决我省岷沱涪流域“四水”问题的关键一笔,是形成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有力支撑,对解决都江堰供水区缺水问题,保障成都“主干”、环成都经济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特别荣幸,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以微党课的形式来讲述金鸡峡坝址勘探平硐施工中的故事。

金鸡峡水库坝址勘探平硐大多位于较高陡峭悬崖上,共6个平硐,由低到高分别为:左岸1#、3#、4#,右岸2#、5#、6#。其中,只有5#平硐在公路旁,其余5个平硐均位于半山腰高差30m~170m不等,需搭设人行栈道方能达到洞口位置。1#平硐位于玉溪河河床以上约30m的左岸山体上,人工搭设栈道约120m;2#平硐位于右岸公路以上约70m,人工搭设栈道约170m,为保证出渣安全,另搭设出渣通道及溜槽约80m;3#、4#平硐分别位于玉溪河河床以上约170m、130m的左岸陡峭山壁上,上山通道约400m,至3#平硐搭设栈道约70m,至4#平硐搭设栈道约110m,因3#、4#存在交叉施工,3#搭设出渣溜槽约20m;6#平硐位于右岸公路以上约140m,在2#平硐往上搭设栈道约160m,6#平硐出渣溜槽约60m。

除5#探硐外,勘探平硐均位于悬崖上,施工极为困难。一是工程开工临近春节,前期人员组织困难;二是探硐采取爆破施工,炮损等外围协调难度大;三是没有道路到达硐口,只能人工搭设钢管栈道;四是出渣设备无法运到平硐,只能通过人工铲、斗车运的方式进行人工出渣,工人作业强度极高,效率较低,石渣运出硐外还需采取搭设出渣平台栈道、溜渣槽等措施方能弃渣;五是开挖平硐岩层较为破碎,部分区域为泥夹石、裂隙等地质,硐顶、底板会因失去支撑而塌陷、崩解、碎裂的安全风险,需要及时进行钢支撑保护;六是由于无法使用运输工具,所需施工机具、钢管、钢模、扣件、木板、风水管、炸药等材料只能靠人工搬运通过栈道上山,其中2#、6#平硐运一块15kg的模板一次约需1小时,3#、4#平硐搬运材料一次约需1.5小时;七是本项目施工条件较差、自然环境复杂,安全风险较大,森林防火责任重大。

另外,由于本地产品管理要求,施工地没有火工材料储存库,每次施工使用的火工材料都需要从民爆专营公司库房拉运,除火工材料价格过高外,只供应白班使用,无法开展中班和夜班施工,工人师傅们为此早上4点多就攀爬到陡峭的洞口开始打钻,这样确保每天可以对洞子进行两次爆破,加快工程进度。

面对矗立的大山,面对交通的不便,任务的艰巨,紧迫的工期,火工材料的受限以及危险因素多、安全风险大等严峻考验,面对这次没有硝烟的战斗,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拼,为什么我们不讲任何条件就直接进场?为什么我们可以克服重重困难仅用12天的时间就开始爆破进尺展开1#、5#平硐工作面。那是因为有水利厅、水发集团的关心支持,那是因为我们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公司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选择优秀的施工团队,在设计院公司以及雅安、芦山各级政府的通力协调下,大家不向困难退半步,越是艰险越向前。同时,公司坚持“党建融于项目中,党旗立在工地上”,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在工程建设中强化党建引领,实施“党建+基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工序有党员盯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让党旗飘扬、党徽闪耀、党性闪光,致力形成“苦干实干加油干”的浓厚氛围。

目前项目组共有党员9人,如大家所见,这4位是我们项目上优秀党员同志代表。施工现场安全的守卫者吴兵同志:他是项目副经理,主管现场生产管理、安全、进度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安全管理人员检查人行栈道安全,落实安全措施;在节假日期间主动要求留驻工地、现场值班,为项目安全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吃苦耐劳的田荣奇同志,他是项目机电物资主管。不知道啥是苦、啥是累、啥是吃亏,哪里有活儿就抢着干,对项目上需要的设备、材料,总是第一时间协调分配到位;带领工人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坚持经常性检查工地用电安全、火工产品使用和管理安全和设备的运行安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务实笃定的李勇同志:他是分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施工技术,他贯彻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起早贪黑,白天身体力行,和摸排队伍深入现场,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探讨交流,晚上便泡在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安全、技术规范里。在工作上热情主动又细心,一线工作推进,处处有他的身影;温暖细致的黄树伟同志。他虽为分公司副经理,但为人亲和,与项目青年员工打成一片,心态乐观,正能量十足,不时为项目青年“传道授业解惑”。

项目组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和一线职工,不喊苦、不怕累,在春节、五一等节假日期,他们都主动选择坚守,长年累月顾了工作,顾不了家,难免会引来妻子、儿女的埋怨,但他们把爱藏在心底,在夜深人静的时刻翻一翻手机里亲人的照片。或是在视频的另一端传来“爸爸”、“妈妈”清脆的叫声时,满脸写着知足。他们无私奉献,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他们默默无声,在本职工作中尽职尽责,挥洒着无私奉献的劳动汗水。正是这样一束又一束的微光信仰,汇聚成塔。红色党旗高高飘扬,不仅飘扬在每一个施工项目的现场,也飘扬在每位建设人的心中;红色党旗高高飘扬,不仅指引着每一位党员艰难前行,也带领着每一位群众共克时艰!

三、重走新时期“长征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即将到达这个项目现场的中途路上,有个玉溪河引水工程拦河闸坝,那是我们公司在70年代(1974年4月)承建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它是靠人力,靠人们的双肩,靠人们的双手,靠背篼箢篼,靠钢钎锄头,靠人们的汗水,靠人们熊熊燃烧的激情,甚至靠人们的生命和鲜血修建起来的。站在这山涧中,依稀可以听见前辈奋战在玉溪河工地上,隆隆的炮声,钢钎的撞击声,人们的喘息声,抬石头的号子声,歌声和口号声,响彻云霄,组成的战天斗地的雄壮交响乐。

习近平主席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玉溪河工程就是奋斗出来的。它不仅留给后代人幸福生活的这一座物质的丰碑外,它还给水利人留下了一座精神上的丰碑,是“不惧艰险、不畏疲劳、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水利铁军精神彰显。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我们又再次来到先辈曾经战斗的地方,特别感动和荣幸重走前辈的“长征路”,一炮炮炸、一钎钎凿、一石石砌,硬生生在绝壁上,“抠”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路。我们坚信,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我们定会把这种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主动融入四川“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战略布局和水利厅、集团“五横六纵”工作大局,抢抓历史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初心不忘、使命召唤、奋力拼搏、唯有图强。